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总结

一、基本概念

  1. 正经与奇经:

    • 正经十二条(六阴经、六阳经),奇经八脉(任脉、督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阳蹻、阴蹻、阳维、阴维)。
    • 每条正经均有井、荣、俞、经、合五穴,位于手肘以下或膝盖以下(“手不过肘,足不过膝”)。
  2. 阴阳经五行属性:

    • 阴经五穴属性:井(木)→荣(火)→俞(土)→经(金)→合(水)。
    • 阳经五穴属性:井(金)→荣(水)→俞(木)→经(火)→合(土)。
    • 阳经多原穴:阳经除五输穴外另有原穴,用于调节五脏平衡。
  3. 络穴功能:

    • 每条经络均有络穴,连接表里两经(如肺经与大肠经),维持气血贯通。

二、五输穴临床应用

  1. 井穴(病在脏):

    • 定位:手足末梢(如胃经井穴厉兑在第二脚趾)。
    • 主治:脏腑深部疾病(如心绞痛、动脉堵塞),针后迅速缓解剧痛(“井主心下满”)。
  2. 荣穴(病变于色):

    • 主治:面色异常(青-肝、红-心、黄-脾、白-肺、黑-肾)。
    • :面色发黄取脾经荣穴(如大都)。
  3. 俞穴(病在时间):

    • 主治:按时发作的疾病(如胆经问题致子时醒,取胆经俞穴足临泣)。
    • 灵活应用:病情轻用荣穴(痛感强),重则用俞穴(效果更佳)。
  4. 经穴(病变于音):

    • 主治:声音异常(如感冒声哑取肺经经穴经渠)。
  5. 合穴(饮食不节):

    • 主治:暴饮暴食、胀满(如胃胀取胃经合穴足三里)。
    • 养生关键:保持“七分饱”,胃气存则生机在。

三、原穴与四季调养

  1. 原穴(安五脏):

    • 阳经独有,用于五脏功能失衡(如心悸取心经原穴神门)。
  2. 五穴对应四季:

    • 井穴主冬:冬季或脏病优先刺井穴。
    • 长夏调养:季节交替时(如春转夏前后两周)注重脾胃(合穴主味觉,如口苦取阳陵泉)。

四、五行生克与治未病

  1. 五行生克:

    • 正常:相生循环(木→火→土→金→水)。
    • 病理:相克传变(如肝病克脾→肺→肾→心,病情恶化)。
  2. 上工治未病:

    • 例1:肝病初现(面黄、掌红、丑时醒),立即强脾胃(土),阻断传变。
    • 例2:肺癌初期强肝(木),避免转移至肝;肾病先护心(火),防衰竭。
    • 西医对比:化疗可能加速转移(如肺癌→肝癌),中医截断病势。
  3. 阴阳养生:

    • 春夏养阳:多运动助气血生发。
    • 秋冬养阴:收敛节制(如减少房事)。

总结要点

  1. 五穴定位:井(末梢)、荣(色病)、俞(时病)、经(音病)、合(饮食病),原穴调阳经。
  2. 时间医学:地支歌结合俞穴治疗按时发作疾病(如寅时肺病取太渊)。
  3. 五行策略:通过生克关系提前干预(如肝病强脾),避免疾病传变。
  4. 安全原则:四肢穴位风险极低,适合初学者操作。

:后续需结合具体经络详解(如肺经太渊为俞穴兼原穴),深化辨证选穴技巧。

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总结
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