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少阴肾经

一、肾经基础特性

  1. 气血流注时间:下午5-7点(酉时)。
  2. 五行属性:属水,涌泉穴为井穴(木),是肾经的子穴。
  3. 肾的功能
    • 作强之官:主创造力、记忆、骨骼健康。
    • 其华在发:头发光泽反映肾气盛衰(肾气绝时头发枯干无光)。
    • 开窍于耳:耳鸣、耳聋与肾相关。
    • 主骨生髓:骨病需治肾。
    • 主二便:大小便异常可能为肾虚。

二、肾经重要穴位与治症

1. 涌泉穴

  • 定位:足底人字纹顶端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急救大穴(剧痛促醒)。
    • 治顽固头痛、头顶痛(配合百会穴)。
    • 肾经实症(泻井当泻荣,改取然谷穴)。

2. 然谷穴

  • 定位:内踝前高骨下缘,公孙穴后一寸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脑震荡急救(放血可缓解头晕、恶心)。
    • 肾经实症(如小便不利)。

3. 太溪穴

  • 定位: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肾经原穴,诊断肾气存亡(太溪脉消失预后不良)。
    • 肾结石诊断:太溪附近压痛点为阿是穴,针刺可止痛排石。
    • 禁忌:避免过量钙片(易致肾结石)。

4. 照海穴

  • 定位:内踝下五分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阴蹻脉交会穴,治夜间癫痫、喉病(配列缺)。
    • 逆经(月经从鼻出)特效穴。

5. 复溜穴

  • 定位:太溪上二寸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肾经母穴(虚症如水肿、遗精)。
    • 艾灸可温补肾阳。

6. 阴谷穴

  • 定位:膝后腘窝内侧两筋间。
  • 作用
    • 肾经合穴(本穴),治妇科病(白带)、肝胆虚症。

三、特殊诊疗方法

  1. 眼诊法

    • 瞳孔大小与肾气相关(缩小为聪慧,散大为危象)。
    • 眼袋暗黑或水肿提示肾虚。
    • 肺区白斑可能为肺癌(结合凌晨3点醒等症状)。
  2. 喉病治疗

    • 扁桃腺炎:刺破肿胀处,针列缺+照海(立效)。
    • 预防复发:夏枯草煮蛋。
  3. 皮肤瘙痒

    • 上半身:合谷+曲池;下半身:筑宾+三阴交+血海。
    • 癣症:委中放血。

四、肾经与冲脉关联

  • 腹部穴位(横骨至幽门):
    • 均位于任脉旁开一寸,与冲脉重叠。
    • 近取穴,治症取决于附近的脏腑。
  • 胸部穴位(步廊至俞府):
    • 旁开二寸,治乳房硬块(按经络定位选穴)。
    • 针刺手法:斜刺入肋间,避免伤肺。

五、养生与禁忌

  1. 固肾关键
    • 50岁后肾气渐衰,需节欲(房事、情志)。
    • 避免滥用类固醇(伤肾致骨坏死)。
  2. 饮食建议
    • 天然钙质(如骨汤)优于钙片。
    • 肾结石患者多饮水,忌高钙食物。

六、总结

  • 肾经贯穿全身,从足至胸,主水、骨、脑、发、耳。
  • 临床注重整体观(如气喘分吸/呼困难辨肾/肺)。
  • 针刺结合五行补泻(如复溜补虚,然谷泻实)。
  • 预防胜于治疗(如灸关元、中极固本)。

足少阴肾经1 足少阴肾经2
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