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手法:留气法、运气法、提气法、中气法
目录
一、留气法(消痞块)
1. 适应症:良性肿瘤、脂肪瘤、子宫肌瘤、乳房硬块等(表面光滑者)。
2. 操作步骤(远取穴法):
- 引气:在穴位(如足三里、梁丘)进针至得气(酸麻胀或粉红圈)。
- 行阳数九(补法):紧按慢提(快速进针,缓慢提针),重复9次,提针“豆许”。
- 行阴数六(泻法):紧提慢按(快速提针,缓慢进针),重复6次,引邪外出。
- 留针:针留置片刻,出针时不按压针孔(让邪气散出)。
二、运气法(强泻止痛)
1. 适应症:剧烈疼痛(实症痛、痛多酸少)。
2. 操作步骤:
- 选穴:根据疼痛经络取穴(如胃经痛取内庭、冲阳)。
- 引气:左右捻转至酸麻感(气至)。
- 泻六数:逆经捻转(快速逆气,缓慢回正),重复6次。
- 针尖导向痛点:调整针尖方向指向疼痛部位,留针20分钟。
- 出针:不按压针孔(泻邪气)。
3. 示例:
- 左乳硬块(胃经)→ 针梁丘(郄穴),泻六数后针尖指向乳房,留针。
三、提气法(治冷麻)
1. 适应症:顽固性冷、麻(虚症,气血不通)。
2. 操作步骤:
- 选穴:经络母穴或原穴(如胆经冷麻取侠溪、临泣)。
- 引气:轻捻转至得气。
- 提气六数:轻微提插6次(阴数泻法)。
- 针尖导向病所:提针至皮层,调整方向指向冷麻处,留针。
3. 原理:通过泻法激发经气,推动气血至麻木区域。
四、中气法(消积滞)
1. 适应症:痰湿、瘀血、水饮、便秘等实证积聚。
2. 操作步骤:
- 选穴:根据积滞部位取穴(如痰饮取丰隆,便秘取支沟、照海)。
- 引气:捻转得气。
- 泻六数:逆经捻转6次(泻实)。
- 针尖逆病所:提针后调整方向背对病灶(如治大肠积,针尖朝外)。
- 留针:促进积滞排出。
3. 示例:
- 丰隆化痰:
- 斜刺45°进针,泻六数后提至皮层,再向下45°刺入(引痰下行)。
- 双侧施术,增强化痰效果。
五、核心对比
手法 | 适应症 | 补泻重点 | 操作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留气法 | 良性肿块 | 先补(九)后泻(六) | 分层行针,远取消痞。 |
运气法 | 剧烈疼痛(实) | 强泻(六) | 针尖导向痛点,逆经泻气。 |
提气法 | 冷麻(虚) | 轻泻(六) | 提针至皮层,引气至病所。 |
中气法 | 痰瘀水积(实) | 泻(六) | 针尖逆病所,导积外出。 |
六、临床要点
- 辨证关键:
- 痛(实)→ 运气法;冷麻(虚)→ 提气法;积滞(实)→ 中气法。
- 灵活应用:
- 疼痛兼酸麻需结合补泻(如痛多酸少:先泻后补)。
- 禁忌:
- 恶性肿瘤禁用留气法、烧针法,需结合现代医学治疗。
相关内容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