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手法:五脏交经法、通关交经法、膈角交经法、呼吸补泻法、子午捣臼法

一、五脏交经法(青龙摆尾于本穴)

核心原理:通过本穴(与经络五行属性相同的穴位)施以青龙摆尾手法,将经气引入内脏。
操作要点

  1. 选穴:如胆经木穴"足临泣"、脾经土穴"太白"等本穴。
  2. 手法
    • 先平补平泻引气,再施青龙摆尾(左右轻摇针柄9次)。
    • 摇针时意念引导气至病所(如子宫肿瘤可针三阴交摇针引气入腹)。
      适应症
  • 内脏虚证(如心气不足取小肠经本穴"阳谷"补火)
  • 深部痞块(子宫肌瘤、腹部积块)
    案例:月经痛伴子宫肌瘤,针三阴交+青龙摆尾,既止痛又消瘤。

二、通关交经法(赤凤摇头通关节)

核心原理:用泻法(赤凤摇头)打通关节气机阻滞。
操作要点

  1. 选穴:关节周围穴(如膝关治膝伤、曲池治肘伤)。
  2. 手法
    • 退针时直角退出(方),进针时螺旋进入(圆)
    • 配合针柄摇动如凤鸟展翅(泻法6次)
      适应症
  • 骨折后气滞、关节脱臼复位后功能障碍
  • 风湿性关节肿胀气机不通

三、膈角交经法(五行制化控传变)

核心原理:利用五行生克阻断疾病传变(如心病先强肺金)。
操作要点

  1. 选穴:按五行相生选穴(如心脏病取肺经"经渠"金穴+大肠经"二间"金穴)。
  2. 手法
    • 补母泻子(心病虚补肝"太冲",实泻脾"太白")
    • 可配合呼吸补泻强化
      适应症
  • 重症传变控制(如肝硬化先强土"足三里"防传脾)
  • 慢性病调理(心肾不交引火归元)

四、呼吸补泻法(气机调控核心术)

操作对比表

要素 补法 泻法
呼吸配合 鼻吸口呼 鼻呼口吸
提插节奏 吸时慢提,呼时快按(紧按慢提) 呼时慢按,吸时快提(紧提慢按)
出针处理 按压针孔 开放针孔
关键细节
  • 必须在得气(酸麻胀)后操作
  • 肌肉丰厚处最佳(如背俞穴、足三里)
  • 急症可配合"吸三呼一"急促呼吸

五、子午捣臼法(九入六出退水肿)

核心原理:通过九补六泻激发三焦气化功能排水。
操作标准

  1. 选穴:阴陵泉(水之总穴)、地机、三阴交。
  2. 手法
    • 九补:快速进针+慢提(如打气筒加压)
    • 六泻:快速提针+慢进(如放气减压)
    • 在1寸范围内分层操作
      临床验证
  • 肝硬化腹水:针阴陵泉子午捣臼,留针20分钟即排尿
  • 对比:单纯平补平泻需24小时见效

附:古典手法现代应用要点

  1. 安全改良
    • 青龙摆尾改用0.25mm细针减少组织损伤
    • 子午捣臼在透析患者中禁用强刺激
  2. 组合策略
    • 癌症疼痛:龙虎交战(镇痛)+五脏交经(扶正)
    • 心衰水肿:膈角交经(强金)+子午捣臼(排水)
  3. 禁忌警示
    • 赤凤摇头禁用于骨质疏松部位
    • 呼吸补泻避免在COPD患者过度换气

“手法是船,辨证是舵”——操作前务必明确虚实寒热,补泻反用则祸不旋踵。

针刺手法6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