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症:梅花针、头部与脑瘤治症

一、梅花针的临床应用

  1. 适用范围

    • 皮肤病:如皮肤癣,需配合委中放血及针刺合谷、曲池、三阴交、血海、筑宾等穴。
    • 麻痹症(肢体感觉丧失):通过梅花针放血活血,刺激浅表不伤元气。
  2. 操作要点

    • 针具选择:牛角制梅花针(优于钢针,减轻疼痛)。
    • 手法:拍击需稍重,确保出血(轻拍无效)。

二、头部治症:头痛分类与针灸取穴

  1. 全头痛

    • 取穴:百会(近取穴)→ 无效时加涌泉,可迅速缓解疼痛,兼治头顶撞击伤。
  2. 偏头痛(胆经循行)

    • 取穴
      • 对侧合谷(左痛针右,右痛针左)。
      • 同侧太阳透率谷。
    • 伴恶心呕吐:加中脘、内关、足三里、公孙。
  3. 耳后痛(三焦经)

    • 初痛:天井;久痛:中渚。
  4. 前额痛(印堂附近)

    • 取穴:中脘(针感酸胀即效)。
  5. 眉棱骨痛

    • 取穴:对侧阴陵泉下一寸肾关穴(奇穴)。
  6. 后脑痛/颈项痛(膀胱经)

    • 取穴
      • 近取天柱;
      • 初痛:束骨;久痛:委中(膀胱经母穴)。

三、脑瘤相关治症

  1. 症状特点

    • 可能无痛,但见全身抖动、眼球上翻。
  2. 治疗策略

    • 中药:全蝎+蜈蚣等量打粉(息风止痉)。
    • 针灸
      • 百会+涌泉:导引法(百会导气上行,涌泉引邪下行)。
      • 诊断穴
        • 绝骨穴(悬钟)压痛→提示脑萎缩或脑瘤;
        • 命门穴压痛→脑瘤(实症);无压痛→脑萎缩(虚症);
        • 痞根穴(第十三椎旁开3.5寸)压痛→肿瘤根结。
  3. 关键区别

    • 脑瘤(实症):命门、痞根压痛;
    • 脑萎缩(虚症):仅绝骨压痛。

四、总结

  • 针灸治症需精准辨经取穴,头痛按部位分治,脑瘤需结合穴位诊断与导引法。
  • 精神性头痛需心理调节,生理性头痛均可通过针灸缓解。
  • 梅花针适用于浅表病症(皮肤病、麻痹),操作需注意力度与工具选择。

针灸治症1
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