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症:乳癌分期治疗与肺积水灸法

一、乳癌(乳岩)分期治疗

1. 初期(硬块未化脓)

  • 病机:奶水(月经)代谢失常,心阳不足致瘀滞成块。
  • 关键症状:乳房硬块、大小不对称。
  • 治疗
    • 隔姜灸天应穴(硬块处):
      • 灸至温热即停,5-9壮可软化硬块(忌烫伤)。
      • 原理:艾火行阳,化水消瘀。
    • 针刺辅助
      • 肩井(右) + 足三里(左):导气下行,防晕针。
      • 膺窗(近取穴,避开乳中)。

2. 中期(红肿未溃)

  • 治疗
    • 针刺主穴
      • 肩井 + 足三里(统治乳房,气行则瘀散)。
      • 循经取穴:按硬块所属经络选子穴/母穴(如肝经太冲、胃经梁丘)。
    • 泻法:白虎摇头、赤凤迎随等手法化瘀。
  • 外治
    • 隔蒜灸(若局部发热):大蒜辛散,助排毒。

3. 晚期(溃烂流脓)

  • 脓液分型治疗
    • 无味脓水隔附子灸(生附子切片,温阳排腐)。
    • 恶臭脓水硫磺面饼灸(白面粉+硫磺+大蒜,21壮起):
      • 灸至腐肉脱、新肉生。
  • 针刺加强
    • 丰隆(化痰)、上巨虚(通肠排毒)。

二、乳癌核心病机与调护

1. 中医理论

  • 奶水=月经:乳汁为肺所主(白色),靠心阳推动下行。
  • 更年期关键:停经后奶水需从大便排出(防潮热、乳胀)。

2. 根治原则

  • 强心脏:灸巨阙、针内关(心包经)。
  • 通大便:每日1-2次(防燥热上冲)。
  • 睡眠导引:左侧卧(血在下、气在上,降虚火)。

3. 西医手术误区

  • 切除乳房≠根治:腺体残留仍会积奶水,致复发或转移。

三、肺积水重症灸法

1. 结胸灸(外治急症)

  • 方药:黄连1钱 + 巴豆8粒(去壳捣泥)。
  • 操作
    • 敷神阙穴,艾灸7壮至肠鸣。
    • 效果:上吐下泻排水(比抽水更彻底)。

2. 其他灸法应用

  • 小便癃闭:隔盐灸神阙(盐炒熟,温阳利水)。
  • 无味脓疡:隔附子灸(生附子最佳)。

四、临床思维总结

  1. 乳癌治疗
    • 初期灸法可消,中期针药并用,晚期重排腐生肌。
  2. 肺病与心病互治
    • 肺积水需强心阳(如灸关元),乳癌需通肺气(如肩井)。
  3. 西药警讯
    • 瓣膜病变等“新病”多属药害,按中医辨证论治即可。

  • 硫磺选择:用淡黄色石硫磺(土硫磺剧毒,仅外用于接骨)。
  • 阴阳律:治癌需“行阳”,灸法为关键!

针灸治症6
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