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症:腹痛、痔疮、妇科与助孕

一、腹痛与便秘

1. 瘀血腹痛

  • 诊断:左腹关元穴外开3寸压痛(左侧主血)。
  • 治疗
    • 活血化瘀:三阴交、血海、膈俞(血会)。
    • 艾灸:关元、中极(温经散寒)。

2. 便秘分型

(1)寒实便秘

  • 症状:无便意,腹冷,小便清长。
  • 治疗
    • 灸法:天枢、关元、中脘(隔姜灸)。
    • 针刺:支沟(飞虎穴)、照海(通利三焦)。

(2)热实便秘

  • 症状:腹胀痛,小便黄赤,舌红苔黄。
  • 治疗
    • 针刺:支沟、照海、内庭(泻胃热)。

(3)小肠便秘

  • 特点:频繁排气,大便干如羊粪。
  • 治疗
    • 强心脾:巨阙(心募)、章门(脾募)。
    • 增津液:关元(小肠募)、复溜(补肾水)。

二、盲肠炎(阑尾炎)

1. 急性发作

  • 特效穴阑尾穴(足三里下1寸,压痛处)。
  • 操作:针刺后疼痛立减,配合天枢、关元。

2. 预防化脓

  • 触诊:腹部局部发热(疑似腹膜炎)。
  • 急救灸肘尖(隔姜灸至肠鸣,排脓血)。

三、痔疮与肠风下血

1. 外痔

  • 治疗
    • 放血:承山、孔最(刺络拔罐)。
    • 枯痔散:外敷(传统方剂)。

2. 内痔/肠风下血

  • 灸法
    • 腰椎痛点(第十四椎至尾椎,隔姜灸)。
    • 至便血停止

3. 肠漏(术后瘘管)

  • 治疗:长强、腰俞隔姜灸(促进收口)。

四、妇科与助孕

1. 月经不调

  • 寒证(延迟):灸关元、三阴交。
  • 热证(提前):针太冲、行间(泻肝热)。

2. 助孕灸法

  • 主穴:关元、中极、三阴交(隔姜灸)。
  • 疗程:每日灸,月经期不停。

3. 绝孕方法

  • 穴位:石门、阴交(长期灸可避孕)。

五、核心治疗原则

  1. 腹痛:先辨瘀血/便秘,左血右气。
  2. 盲肠炎:阑尾穴速效,防腹膜炎灸肘尖。
  3. 痔疮:外痔放血,内痔灸腰俞。
  4. 妇科:脚热=小肠功能正常,寒灸热针。

  • 大肠癌信号:脚冷、手掌干(阳不达下)。
  • 乳癌预防:每月经后查乳房硬块,灸心俞促排瘀。

临床心法

  • 治便秘先问小便:清寒浊热。
  • 助孕重灸:关元如“生命之火”,温胞宫。

针灸治症9
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