淫邪发梦第四十三
黄帝曰:愿闻淫邪泮衍,奈何?
岐伯曰:正邪从外袭内,而未有定舍,反淫于脏,不得定处,与营卫俱行,而与魂魄飞扬,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;气淫于腑,则有余于外,不足于内;气淫于脏,则有余于内,不足于外。
黄帝曰:有余不足,有形乎?
岐伯曰:阴气盛,则梦涉大水而恐惧;阳气盛,则梦大火而燔炳;阴阳俱盛,则梦相杀。上盛则梦飞,下盛则梦堕;甚饥则梦取,甚饱则梦予;肝气盛,则梦怒,肺气盛,则梦恐惧、哭泣、飞扬;心气盛,则梦善笑恐畏;脾气盛,则梦歌、身体重不举;肾气盛,则梦腰脊两解不属。凡此十二盛者,至而泻之,立已。
厥气客于心,则梦见丘山烟火;客于肺,则梦飞扬,见金铁之奇物;客于肝,则梦山林树木;客于脾,则梦见丘陵大泽,坏屋风雨;客于肾,则梦临渊,没居水中;客于膀胱,则梦游行;客于胃,则梦饮食;客于大肠,则梦田野;客于小肠,则梦聚邑冲衢;客于胆,则梦斗讼自刳;客于阴器,则梦接内;客于项,则梦斩首;客于胫,则梦行走而不能前,及居深地窌苑中;客于股肱,则梦礼节拜起;客于胞䐈,则梦溲便。凡此十五不足者,至而补之立已也。
黄帝说:我想了解邪气在人体内流散的情况是怎样的。
岐伯回答说:邪从外侵人人体,有时没有固定的侵犯部位,却向内侵犯脏腑,而且与营气、卫气一起在体内流行,致使魂魄不能安定,使人睡卧不宁而多梦。如果邪气侵犯夭腑,就会使在外的阳气过盛而在里的阴气不足。如果邪气侵犯五脏,就会使在里的阴气过盛而在外的阳气不足。
黄帝问:人体阴气和阳气的过盛、不足,有具体表现吗?
岐伯答道:如果阴气亢盛,梦见渡涉大水而感到恐惧。阳气亢盛,就会梦见大火烧灼的景象。阴气和阳气都亢盛,会梦见相互厮杀。人体上部邪气亢盛,梦见身体在天空飞腾。人体下部邪气亢盛,梦见身体向下坠堕。过度饥饿的时候,会梦见向人索取东西。过饱的时候,会梦见给予别人东西。肝气亢盛,做忿怒的梦。肺气亢盛,做恐惧、哭泣和飞扬腾越的梦。心气亢盛,梦见好喜笑或恐惧畏怯。脾气亢盛,梦见歌唱奏乐或身体沉重不能举动。肾气亢盛,会梦见腰脊分离而不相连接。以上所谈的这十二种气盛所形成的梦境,分别使用针刺泻法,很快就能痊愈。
由于正气虚弱而邪气侵入于心,就会梦见山丘烟火弥漫。侵入肺的,梦见飞扬腾越或金石类奇形怪状的东西。侵入肝的,梦见山林树木。侵入脾的,梦见丘陵和大的湖?白,或者风雨中毁坏的房屋。侵入肾的,会梦见站在深渊的边沿或浸泡在水中。侵入膀胱的,梦见漂荡流行。侵入胃的,梦见食物。侵人大肠的,梦见田野;侵入小肠的,梦见许多人聚集在广场或要塞。侵入胆的,梦见同人争斗、诉讼或自杀。侵袭到生殖器的,梦见性交。侵袭到项部的,梦见被杀头。侵袭到小腿的,梦见想走路而不能前进,或被困在地下深处的窖园中。侵袭到大腿的,梦见行礼跪拜;侵袭到尿道和直肠的,梦见解大便、小便。以上所谈这十五种正气不足而邪气侵袭的梦境,分别运用针刺补法,很快就能痊愈。
本篇所论述的各种梦境,虽与实际病理变化不完全相符,但梦多是一种病态应该引起临床医师注意,或可作为临床诊断某一脏腑病变的一种思路,如经常梦中恼怒,可视为肝气郁结等。
1. 发梦的根本原因
-
邪气入侵:外邪侵入体内,尚未固定在某一脏腑,与营卫之气同游,经络中不安,魂魄随之飞扬,使人睡眠不安、频繁做梦。
-
气机失衡:
- 气淫于腑 → 外有余、内不足。
- 气淫于脏 → 内有余、外不足。
2. 有余之梦(实证)
当脏气有余,会出现对应的梦境表现:
脏腑 | 气盛之梦象 | 兼见症状 |
---|---|---|
阴气盛 | 梦涉大水、恐惧 | 寒性为主 |
阳气盛 | 梦大火、灼烧 | 热性为主 |
阴阳俱盛 | 梦相杀 | 亢奋不宁 |
上盛 | 梦飞 | 气上逆 |
下盛 | 梦堕 | 气下陷 |
极饥 | 梦取 | 求取不足 |
极饱 | 梦予 | 食积壅滞 |
肝气盛 | 梦怒 | 易怒急躁 |
肺气盛 | 梦恐惧、哭泣、飞扬 | 恐惧悲伤 |
心气盛 | 梦笑、恐畏 | 心神不安 |
脾气盛 | 梦歌、体重不举 | 湿困中焦 |
肾气盛 | 梦腰脊分离 | 肾虚精脱 |
治则:实则泻之,症状可立止。
3. 不足之梦(虚证)
当某脏腑气虚,亦会出现特定梦境:
客邪所在 | 梦境表现 |
---|---|
心 | 梦丘山烟火 |
肺 | 梦飞扬、见金铁奇物 |
肝 | 梦山林树木 |
脾 | 梦丘陵大泽、屋坏风雨 |
肾 | 梦临渊、没于水中 |
膀胱 | 梦游行 |
胃 | 梦饮食 |
大肠 | 梦田野 |
小肠 | 梦聚邑冲衢 |
胆 | 梦斗讼、自刳 |
阴器 | 梦交合 |
项 | 梦斩首 |
胫 | 梦行走不能前、居地窌苑中 |
股肱 | 梦礼节拜起 |
胞囊 | 梦小便 |
治则:虚则补之,症状可立止。
4. 核心规律
- 梦境可作为辨别邪气所客之脏腑与虚实盛衰的参考。
- 实证梦境多壮烈激烈(飞、火、水、杀、怒等)。
- 虚证梦境多场景平缓(山林、田野、饮食、行走等)。
- 临床应结合梦象与其他症状辨证,确定是“补”还是“泻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