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气失常第五十九

黄帝曰:卫气之留于腹中,搐积不行,菀蕴不得常所,使人支胁胃中满,喘呼逆息者,何以去之?

伯高曰:其气积于胸中者,上取之,积于腹中者,下取之,上下皆满者,旁取之。

黄帝曰:取之奈何?

伯高对曰:积于上,泻人迎、天突、喉中;积于下者,泻三里与气街;上下皆满者,上下取之,与季胁之下一寸;重者,鸡足取之。诊视其脉大而弦急,及绝不至者,及腹皮急甚者,不可刺也。

黄帝曰:善。

黄帝问道:卫气留滞在腹中,蓄积而运行失常,一般卫气郁结没有固定的部位,人常发生胁部和胃脘胀满、喘息气逆等病证,应如何治疗呢?

伯高回答说:卫气积聚在胸中的,应当选用上部的腧穴治疗。积聚在腹中的,应当选用下部的腧穴治疗。胸部和腹部都有卫气积聚的,应当选用上部、下部和胸腹附近的腧穴治疗。

黄帝问:具体选用哪些腧穴治疗呢?

伯高回答说:卫气积聚在胸中,泻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、任脉的天突和廉泉穴。积聚在腹中,泻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气冲穴。胸腹部都有卫气积聚,应选用上部、下部的腧穴和季胁下面一寸足厥阴肝经的章门穴。病情重的,取穴应当采用鸡足针法。切诊时,出现脉大而弦急,或脉搏动消失,以及腹部皮肤非常绷急的,都不宜针刺治疗。

黄帝说:讲得好。

黄帝问于伯高曰: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?

伯高曰:色起两眉薄泽者,病在皮;唇色青黄赤白黑者,病在肌肉;营气濡然者,病在血气;目色青黄赤白黑者,病在筋;耳焦枯受尘垢,病在骨。

黄帝曰:病形何如,取之奈何?

伯高曰:夫百病变化,不可胜数,然皮有部,肉有桂,血气有输,骨有属。黄帝曰:愿闻其故。伯高曰:皮之部,输于四末;肉之柱,有臂胫诸阳分肉之间,与足少阴分间;血气之输,输于诸络,气血留居,则盛而起,筋部无阴无阳,无左无右,候病所在;骨之属者,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脑者也。

黄帝曰:取之奈何?

伯高曰:夫病变化,浮沉深浅,不可胜究,各在其处,病间者浅之,甚者深之,间者小之,甚者众之,随变而调气,故曰上工。

黄帝问伯高道:如何能知道皮、肉、气、血、筋、骨发生病变呢?

伯高回答说:病色出现在两眉之间、光泽较少,是疾病发生在皮肤。口唇出现青、黄、赤、白和黑色等色泽变化,是疾病发生在肌肉。营气外泄,皮肤汗多而湿润的,是气血发生病变。眼出现青、黄、赤、白和黑色等色泽变化的,是疾病发生在筋。耳廓干枯而容易附着灰尘污垢的,疾病发生在骨。

黄帝问:疾病表现怎样,应如何治疗呢?

伯高答道:疾病的变化是多种多样,没有办法具体说明。但是,皮肤有所表现的部位,肌肉有隆起的部分,气血有输注之处,骨骼有相互连接的地方,发病后相应部位分别出现不同的证候。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。伯高道皮肤所表现的部位主要在四肢。肌肉的主干主要在上肢和下肢所有阳经经过的肌肉隆起处,以及足少阴肾经经过的肌肉隆起处。气血输注之处,主要在体表的血络。若气血滞留其中,就会出现血络充盈胀起。筋所主的部位没有阴、阳的区别,也没有左侧与右侧的不同,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诊察筋的病变。骨骼相联的地方,是关节腔,接受精气的滋养,并向上输注精气来补益脑髓。

黄帝问:如何进行治疗呢?

伯高回答说:疾病的发展变化、病位的深浅、病情的轻重,无法数尽,应根据不同疾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治疗。病情轻的,用浅刺的方法、少取些穴位,病情重的,用深刺的方法、多取些穴位。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而施以不同的治疗,这才是高明的医生。

黄帝问于伯高曰:人之肥瘦大小温寒,有老壮少小,别之奈何?

伯高对曰:人年五十已上为老,二十已上为壮,十八已上为少,六岁已上为小。

黄帝曰:何以度知其肥瘦?

伯高曰:人有肥、有膏、有肉。黄帝曰:别此奈何?伯高曰:腘肉坚,皮满者,肥。腘肉不坚,皮缓者,膏。皮肉不相离者,肉。

黄帝曰:身之寒温何如?

伯高: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,细理者,身热。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

黄帝曰:其肥瘦大小奈何?

伯高曰: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。肉者,身体容大。脂者,其身收小。

黄帝曰: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?

伯高曰:膏者,多气,多气者,热,热者耐寒。肉者,多血则充形,充形则平。脂者,其血清,气滑少,故不能大。此别于众人者也。

黄帝曰:众人奈何?

伯高曰:众人皮肉脂膏,不能相加也,血与气,不能相多,故其形不小不大,各自称其身,命曰众人。

黄帝曰:善。治之奈何?

伯高曰:必先别其三形,血之多少,气之清浊,而后调之,治无失常经。是故膏人纵腹垂腴,肉人者,上下容大,脂人者,虽脂不能大者。

黄帝问伯高道:人体型的肥瘦、大小,身体的寒温,年龄的老、壮、少、小,如何区别呢?

伯高回答说:人的年龄,五十岁以上为老,三十岁以上为壮,十八岁以上为少,六岁以上为小。

黄帝问: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人的肥瘦呢?

伯高答道:人有多脂、多膏、多肉的不同。

黄帝问:这三种类型又如何区别呢?

伯高说:隆起的肌肉坚实、皮肤丰满润泽是多脂的人。隆起的肌肉不坚实,皮肤松弛是多膏的人。皮与肉紧紧粘连在一起是多肉的人。

黄帝问:人体的寒温怎样区别呢?

伯高答道:多膏的人,肌肉柔润、纹理粗疏的身寒;纹理致密的身热。多脂的人,肌肉坚实、纹理致密的身热;纹理粗疏的身寒。

黄帝问:如何区别人体的肥瘦、大小呢?

伯高答道:多膏的人,阳气充盛,皮肤松弛,、所以腹部肥大而下垂。多肉的人,身体宽大。多脂的人,身体较小。 黄帝问:这三种人气血的情况如何呢?

伯高说:多膏的人多气,气多则阳气旺盛而耐寒。多肉的人多血,血液充养形体,不偏寒也不偏热。多脂的人,血液清稀、气少而流动滑利,所以身形不大。这些与一般人是有区别的。

黄帝问:一般人又是怎样的呢?

伯高答道:一般的人,皮、肉、脂、膏、血、气都没有偏多与偏少的情况,所以形体不大不小,各部分都很匀称,这就是一般人的表现。黄帝说好!那么上述的异常情况如何治疗呢?伯高道必须首先辨别多膏、多肉、多脂三种不同的体型,血的多少和气的清浊,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治。具体治疗的时候,不要违背一般的治疗原则。

本文提出了人体体质的三型分类法,即脂型、膏型和肉型,以及年龄大小对治疗上的参考价值。朱丹溪对此体会颇深,他在《格致余论》中有"治病先观形色,然后察脉问证论"一文,论述了诊断时望形的重要性。

一、卫气壅滞与取穴原则

  • 病机:卫气滞留腹中,搐积不行,气机壅塞 → 支胁、胃中满,喘促逆息。

  • 取穴方法

    • 上积(胸中) → 泻 人迎、天突、喉中
    • 下积(腹中) → 泻 足三里、气街
    • 上下皆满 → 上下并取,加 季胁下 1 寸
    • 病重 → 取 鸡足穴
  • 禁刺情况:脉大而弦急、脉绝不至、腹皮急甚者。

二、皮肉气血筋骨辨病

部位 辨病依据
两眉色薄泽起者病在皮
肌肉 唇色青黄赤白黑
血气 营气濡然
目色青黄赤白黑
耳焦枯、受尘垢

三、各部所属

  • 皮之部 → 输于四末
  • 肉之柱 → 臂、胫诸阳分肉间,与足少阴分间
  • 血气之输 → 输于诸络,气血留滞则盛起
  • 筋部 → 无阴阳、无左右,以候病所在
  • 骨之属 → 骨空受益以养脑

四、刺法原则

  • 病浮沉深浅 → 各在其处:

    • 病浅 → 浅刺
    • 病深 → 深刺
    • 病轻 → 少刺
    • 病重 → 多刺
  • 随变调气,因病制宜,方为上工

五、人体形态分类

1. 年龄阶段

  • 50 岁以上 → 老
  • 20 岁以上 → 壮
  • 18 岁以上 → 少
  • 6 岁以上 → 小

2. 体形类型

  • 膏人

    • 腘肉不坚、皮缓
    • 多气、皮纵腹垂
    • 多气者热,耐寒
  • 肉人

    • 皮肉紧实
    • 多血,形充满,上下容大
  • 脂人

    • 皮肉分离不明显、身小
    • 血清气少,难以长大

3. 寒热特征

  • 膏人

    • 粗理 → 身寒
    • 细理 → 身热
  • 脂人

    • 细理 → 身热
    • 粗理 → 身寒

六、治疗总则

  • 先辨三形(膏、肉、脂)
  • 察血多少、气之清浊
  • 调治须不失常经

相关内容
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