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天第七十二

黄帝问于少师曰:余尝闻人有阴阳,何谓阴人?何谓阳人?

少师曰: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不离于五,人亦应之,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,而略言耳,口弗能遍明也。

黄帝曰:愿略闻其意,有贤人圣人,心能备而行之乎?

少师曰:盖有太阴之人,少阴之人,太阳之人,少阳之人,阴阳和平之人。凡五人者,其态不同,其筋骨气血各不等。

黄帝曰:其不等者,可得闻乎?

少师曰:太阴之人,贪而不仁,下齐湛湛,好内而恶出,心和而不发,不务于时,动而后之,此太阴之人也。

少阴之人,小贪而贼心,见人有亡,常若有得,好伤好害,见人有荣,乃反愠怒,心疾而无恩,此少阴之人也。

太阳之人,居处于于,好言大事,无能而虚说,志发乎四野,举措不顾是非,为事如常自用,事虽败,而常无悔,此太阳之人也。

少阳之人,諟谛好自责,有小小官,则高自宜,好为外交,而不内附,此少阳之人也。

阴阳和平之人,居处安静,无为惧惧,无为欣欣,婉然从物,或与不争,与时变化,尊则谦谦,谭而不治,是谓至治。

古之善用针艾者,视人五态,乃治之。盛者泻之,虚者补之。

黄帝问少师道:我听说人有阴、阳的不同类型,什么样的人称为阴性人,什么样的人称为阳性人?

少师回答说:自然界中,一切事物的归属,都离不开五行,人也不例外。人不仅仅分为阴和阳两种类型,这只是概略地谈谈罢了,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将它叙述清楚。

黄帝说:希望你能把其中的大意简略地讲给我听听,比方说其中的贤人和圣人,才智是超群的,他们的禀赋是否阴阳均衡,行为也不偏不倚呢?

少师回答说:人大致分为太阴、少阴、太阳、少阳、阴阳和平五种类型。这五种类型的人,他们的形态不同,筋骨的强弱,气血的盛衰也各不相同。

黄帝问:关于五种类型的人的不同点,能讲给我听听吗?

少师答道:太阴类的人,内心贪婪而不仁义,表面谦卑而内心险恶,好得而恶失,喜怒不形于色,不识时务,只知利己,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,这是太阴之人的特征。

少阴型的人喜欢贪图小利,暗藏贱心而生性嫉妒,看到别人有损失,好像自己受益而幸灾乐祸,好伤害别人,看到别人有了荣誉,自己就感到愤怒,心怀忌恨而从不感恩报德,这就是少阴类型人的特征。

太阳类型的人,平时处处好表现自己,洋洋自得,喜欢讲大话,却没有能力去做,好高鹜远,做事不顾后果,而自以为是,即使事情失败了也不后悔,这就是太阳类型人的特征。

少阳类型的人,做事精细审慎,自尊虚荣,有点小官职便沾沾自喜,好自我宣扬,善于对外交际,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,这就是少阳类型人的特征。

阴阳和平的人,心中坦荡而不患得患失,清心寡欲而不过分欣喜,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,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,善于适应形势的变化,地位虽高却很谦虚,常以理服人而不采用压制的手段整治别人,具有非常好的组织管理才能,这是阴阳和平类型人的特征。

古代善于应用针刺艾灸治病的人,便是根据人的这五种类型特征分别施治的,即阴阳偏盛的用泻法,阴阳偏虚的用补法。

所论阴阳五种类型的人,其意义如《类经·人有阴阳治五态》所说"太阴、少阴、太阳,少阳者,非如经络之三阴三阳也。盖以天禀之纯阴者日太阴,多阴少阳者日少阴,纯阳者为太阳,多阳少阴者日少阳,并阴阳和平之人,而分为五态也。此虽以禀赋为言,至于气血疾病之变,则亦有纯阴纯阳,寒热微甚,及阴阳和平之异也。故阳脏者偏宜于寒,阴脏者偏宜于热,或先阳而后变为阴者,或先阴而后变为阳者,皆医家不可不察也。"

黄帝曰:治人之五态奈何?

少师曰:太阴之人,多阴而无阳,其阴血浊,其卫气涩,阴阳不和,缓筋而厚皮,不之疾泻,不能移之。

少阴之人,多阴少阳,小胃而大肠,六腑不调,其阳明脉小,而太阳脉大,必审调之,其血易脱,其气易败也。

太阳之人,多阳而少阴,必谨调之,无脱其阴,而泻其阳。阳重脱者易狂,阴阳皆脱者,暴死,不知人也。

少阳之人,多阳少阴,经小而络大,血在中而气外,实阴而虚阳。独泻其络脉,则强气脱而疾,中气不足,病不起也。

阴阳和平之人,其阴阳之气和,血脉调,谨诊其阴阳,视其邪正,安容仪,审有余不足,盛则泻之,虚则补之,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,此所以调阴阳,别五态之人者也。

黄帝问:对于五种不同类型的人怎样治疗呢?

少师回答说:太阴类型的人,体质多阴而无阳,他的阴血浓浊,卫气滞涩,阴阳不调和,所以其筋缓而皮厚,治疗这种体质的人,若不迅速泻其阴分,便不能使病情好转。

少阴类型的人,体质为多阴少阳,胃小而肠大,六腑的功能不够协调。胃小,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就微小;肠大,手太阳小肠经的脉气就盛大。这种类型的人容易发生血液脱失和气衰败的病证。须详察阴阳盛衰的情况而进行调治。

太阳类型的人,体质多阳少阴,对于这种类型的人,必须谨慎调治,不能泻其阴,以防止阴气虚脱,只能泻其阳,但要避免泻得太过,若阳气过度损伤,则容易导致阳气外脱,虚阳浮越于外,形成狂证。若阴阳俱脱,便会暴死或突然不省人事。

少阳类型的人,体质为多阳少阴,由于这种类型人的经脉小而络脉大。经脉深而属阴,络脉浅而属阳,所以,治疗应补其阴经而泻其阳络,便能恢复健康。但是,少阳类型的人以气为主,若单独泻其络脉太过,又会迫使阳气快速消耗,而导致中气不足,病就难治了。

阴阳平和类型的人,其体质阴阳之气协调,血脉和顺。应谨慎地察看阴阳的盛衰、邪气和正气的虚实,并且要端详其面容和仪表,以推断脏腑、经脉、气血的有余或不足,然后进行调治邪气盛用泻法,正气虚用补法,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则根据病邪所在的经脉取穴治疗。以上所讲的调治阴阳,须根据五种类型人的特征分别施治。

由于体质性格上有差异,也能引发不同的疾病,治疗上也应有所区别,这一点朝鲜的汉医比较重视,《四象新编》一书便强调分型施治,即同一病证,如体型不同,治疗上就有显著的差别,它的理论就是源于本篇阴阳五态之人。

黄帝曰:夫五态之人者,相与毋故,卒然新会,未知其行也,何以别之?

少师答曰:众人之属,不知五态之人者,故五五二十五人,而五态之人不与焉。五态之人,尤不合于众者也。黄帝曰:别五态之人,奈何?

少师曰:太阴之人,其状黮黮然黑色,念然下意,临临然长大,腘然未偻,此太阴之人也。

少阴之人,其状清然窃然,固以阴贼,立而躁崄,行而似伏,此少阴之人也。

太阳之人,其状轩轩储储,反身折腘,此太阳之人也。

少阳之人,其状立则好仰,行则好摇,其两臂两肘,则常出于背,此少阳之人也。

阴阳和平之人,其状委委然,随随然,颙颙然,愉愉然,䁢䁢然,豆豆然,众人皆曰君子,此阴阳和平之人也。

黄帝问:上述五种类型的人,若素不相识,初一见面,不了解他的行为,又凭什么进行辨别呢?

少师回答说:一般人不具备这五种类型的特征,所以"阴阳二十五人"不包括在五种类型的人之中。因为五态之人是具有代表性的比较典型的五种类型,他们和一般人是不相同的。

黄帝问:如何辨别五种类型的人呢?

少师回答说:太阴之人,面色阴沉黑暗,装做谦虚,身体虽高大,却卑躬屈膝,点头哈腰,故作姿态,这是太阴之人的表现。

少阴之人,外貌状似清高,但行动鬼祟,深藏害人之心,站立时躁动不安,走路时向前俯身,这是少阴之人的形态。太阳型的人,昂首挺胸,挺膝腆腹,洋洋自得,显得高傲自负,枉自尊大,这是太阳之人的形态。

少阳型的人,在站立时习惯于把头高昂,行走时惯于摇摆身体,常常双手反挽于背后,这是少阳之人的形态。

阴阳和平的人,外貌从容稳重,举止大方,性格温和,善于适应环境,态度严肃,品行端正,待人和蔼,目光慈祥,作风光明磊落,举止适度,处事有条理,大家称之为有德行的人。这是阴阳和平之人的形态。

一、五态之人

少师认为,人有五种体态气质,对应阴阳偏盛或调和:

  1. 太阴之人

    • 性格:贪而不仁,好内恶出,心和而不发,不合时宜,行动迟缓。
    • 体质:阴盛无阳,阴血浊、卫气涩,筋缓皮厚。若不急泻,病难移。
  2. 少阴之人

    • 性格:小贪而多疑,喜伤害他人,见人荣则愠怒,心急而无恩。
    • 体质:阴多阳少,胃小肠大,六腑不调;阳明脉小,太阳脉大;血气容易败脱。
  3. 太阳之人

    • 性格:好谈大事,虚而少能,举止自用,不顾是非,虽败无悔。
    • 体质:阳多阴少,需谨防泻阳损阴。若阳重脱则狂,阴阳皆脱则暴死。
  4. 少阳之人

    • 性格:自责好谛,有小官则自矜,喜外交不重内守。
    • 体质:阳多阴少,经小络大,血居中而气在外;实阴虚阳。若误泻络脉,正气脱,中气不足,难以康复。
  5. 阴阳和平之人

    • 性格:安静谦和,随物而变,不争不躁,处世自然,众人称之为君子。
    • 体质:阴阳调和,血脉调顺;诊治时审虚实,盛则泻,虚则补,不虚不实则循经取之。

二、五态之人诊治原则

  • 盛者泻之,虚者补之。
  • 太阴:必须疾泻,否则病难愈。
  • 少阴:须谨调,血气易败。
  • 太阳:防泻阳伤阴。
  • 少阳:不可独泻络脉,避免正气脱。
  • 和平:审虚实、辨邪正,依阴阳调治。

三、五态之人辨别

少师给出了外在形态特征:

  • 太阴:黑色、神情下沉,体形高大。
  • 少阴:神态窃然阴险,立躁行伏。
  • 太阳:轩昂开张,举止夸张。
  • 少阳:站立喜仰,行走摇摆,双臂肘常向后。
  • 和平:安然愉悦,神态和顺,被称为“君子”。

四、要旨

  1. 人体分五种偏阴阳体质与一种阴阳平和之体。
  2. 五态之人不仅性格、形态各异,气血脏腑调和程度也不同。
  3. 诊治必须辨体质,顺应阴阳虚实,避免误治。
  4. 阴阳和平者,乃调养之本,也是理想的体质。
一草一木皆为情,一赏一语皆感恩
AcuHerb 微信微信
0%